高中的知识量很大,九大学科(不算音乐美术之类课程)又是必修又是选修。虽然说高一下学期就开始分科,最后确定的只有六门学科,但是这个治疗量依旧很大。尤其是在高中前两年基本上结束了高中三年的课程,更可想到这两年的学习是多么紧张。
学科内容很深,不再像初中知识一样,只是点皮毛的东西。而且有些学科知识变得很抽象,概念、公式、定理、定律到处都有,尤其是数学和物理相当明显。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依旧采用初中的时候的学习方法和状态来应对的话,自然是力不从心的。
综合系统性强,这个不光是说学科内部知识点的联系,甚至在学科之间都会存在运用。如果说在高一体现还不明显,那么到高三就相当明显。在高三就应该把自己的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系统化、有序化,只要考到某一系列知识点,就应该能拿得出来一串东西。
高中阶段的学习不仅需要大量记忆,还需要在基础知识之上有所提高,需要多思善思,在不同的情况下做出灵活的反应。但是,死记硬背使一部分学生的大脑僵化了,他们忘记了学习方法应随着学习内容的转变而转变。
同时,在初中老师抓得紧,通常一有什么问题,你自己还没觉察到,老师就已经给你提醒并盯着你做好,很容易形成严重的依赖性。而到了高中,重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中需要独立去分析、总结、想办法。如果自己不主动学习和调整,往往会陷入越学越难的境地。大家可以多向优秀的同学看起,也可以请在课后多和老师互动,让老师多提意见。
收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