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 登录
  • |
  • 注册

选择城市

登录

还没有账号?点此 立即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点此 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修改密码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

在教育这块大蛋糕上,看各大利益方如何大显身手?父母该何去何从?

专栏:教育头条 | 6年前发布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节选)”

教育成了人们消遣的话题内容,教育本身不能背黑锅 

但由于我国的国情,我们还处于经济转型期,导致了很多人的价值观由之前的重德重孝演变为了重智轻德功利化,造成了普遍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简言之出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断层,紧接着随着各大媒体平台的搭建,更多人有了自主发言的场合和机会,很多人开始抨击现行的教育体制,关于对中国教育的各种不满、吐槽、抱怨,很多没有调查的民众为了彰显自己的存在感也选择了从众,跟着一起指责,这种“典型性启发式”思维助推了“教育在中国是个问题”的肯定结论,但批评指责的人群中显然并没有涌现出一大批积极想办法改变现状的执行者,更多的只是在吃饱后发泄着自己的愤懑情绪、工作压力,或者更多的是消耗着自己的多余肝脂也大有可能。问题需要更多的人更懂的人精诚团结共同解决,而不是大众消遣或排解情绪的球,踢着随便玩的。

面对当前的教育问题,消遣的民众,父母和教育市场运作者的不同心理

在我国虽然有越来越多的人手里握住了财富,但并没有让自己的大脑具有更理智更具思考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多不同层次的民众都在公众场合还有很多互联网搭建的平台上发表着与自身身份、地位、财富不符的不当言论,甚至还有人借助那么一点所谓的名气把父母引向了与教育本质相反的方向,让很多本来没有家庭教育正确经验的父母吃了“名人效应”的亏,相信了所谓大师、专家的话而进行教育的高成本试错,不知道那些不懂教育的人会不会有那么一点愧疚而睡不着觉呢?

任何人都该明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对于每个孩子0—6岁的成长也只有一次,有多少不懂家庭教育科学理论的父母想过试错的成本到底对于孩子意味着什么?很少有父母会去自主学习,自主辨析,自主决定该何去何从?很多父母的姿态是:我给孩子花了我能花的钱,只要把孩子送到当下最火的教育培训机构,我就算完成了我的责任,往潜意识里挖就是花钱给自己买心安和为自己的懒惰导致的后果提前买单,至于孩子到底学到了什么,怎么学的,对孩子现在和未来分别有什么影响一概不知,也不去跟进和思考,他们把太多的金钱和信任交给了遍地都是的各种火爆培训机构,换句话说他们把本该父母自己承担的教育责任推给了第三方以利益至上的商业资本运作市场。 

而作为教育既得利益的最大受益方——教育市场呢?有太多的教育培训机构是在打着“一切为了孩子的未来”作为教育的幌子,执行着扩张融资上市的商业行为,等有了一定的财富之后才开始思考要如何把“教育”这件事情做好,同样换句话说只有赚够了钱才开始想着做事。但之前为企业成长垫石铺路的贡献者们呢?已经长大了吧?但又有多少父母是能看明白这些所谓的火爆行业后的真实本质的呢?在教育培训行业里做过的人其实心里都非常清楚,因为这个行业在一定时期内大大地有利可图。

2015年之前,很多机构的销售部门是机构的核心部门,那会机构负责人的眼光还在争抢生源上,没有多少是会把资金投到教育项目(学科教育不包括在内)的研发上的,很多机构的项目着眼点还专注在学生的学科教育上,也就是我们说的“学科辅导”,而当时国内叫得上名号的也大多是做学业水平提升的,现在在很多中小城市还是能看到他们的余热,甚至当地的父母还很热衷,但在经济水平发达的头牌城市,教育研究者和父母们已经开始进军“非认知教育”类了,而与此同时乘着互联网+的火箭软件应用市场里也爆发式地产生了各类教育APP应用,现在已有更多做软件技术的人和教育界的大牛们合谋把AI和教育跨界结合呢,未来的AI时代我们的教育又是以什么样的形态呈现在大众面前真的是非常期待,但那个时候是不是所有的家庭和孩子都能与此接轨呢?技术和理念造出的东西是最先进的,但现实生活中我国还是没办法同一时间内东中西部达到统一高度的教育认知水平,这是事实。

到底技术革新的太快对于人类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连乔布斯和比尔都不敢妄下定论,因为他们清楚他们负不了这个责任。技术可以以人类无法估量的速度更跌着,但人类本身就一定能以相同的速度完成自我更新吗??这是个大大的问号。

不同时代的父母又是如何应对这场教育变革的

某种意义上讲现在很多开始自学儿童教育的新生代父母们应该是对现有市场上出现的眼花缭乱的教育机构失去了信任吧,90后00后的人更相信任何事情的主动权都应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所以你会看到现在的这代人更早地开始了自我认知、自我实现,他们更早地找到了自己,做着自己,本身聪明而且更加勤奋刻苦。

70后80后们还在找寻自己的路上挣扎前行呢,更是被全球焦虑压得喘不过气来,由于本身教育背景的缺失,导致了偏执地教育观,还有自身的许多缺陷,在教育的路上一路跌跌撞撞,有眼光远见的开始寻求各种先进的适合自己的专业机构解决,还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严重性的还在支付着高昂的试错成本,还有一些自我局限在传统教育思维中的父母们优哉游哉地过着体制内的小日子,也有一些经济条件又不好,丝毫没有家庭教育概念的父母任由孩子野蛮生长,到点了不爱学习的,随便送个什么中专技校地长长个子吧,以为这个世界会一成不变呢,还有一些家庭指望着父辈创业打下的江山可以够后代享用了,不用那么刻苦学习,学习太累了,将来老爸养着你。

结语

虽然这个时代变化太快,我们的焦虑也是事实,但在教育这个大事上,总有一些内在的客观规律是不会变的,再神奇的技术都无法取代温暖的母亲的怀抱和父亲的肩膀,再神奇的记忆法也无法取代N多年后回忆起小时候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开心玩闹流淌着的心流,再有多少财富多么高的地位也无法取代安静地陪伴老去的父母聊聊心里话的温暖感受,与其在教育的这场战斗中焦虑,厮杀,不如放下一切,开始用心用爱用时间去学习领悟实操这段亲子关系,更踏实,更真实。



收藏文章

评论
热门文章